|
1920年秋冬,韦拔群辗转来到广州。这时,马君武、梁烈亚等广西籍人士组织成立了改造广西同志会,得到孙中山和廖仲恺等人的赞扬和支持,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韦拔群加入改造广西同志会,被推任为政治组副组长。! `1 z$ F+ Z$ X) K& m
! f5 ?' o! O7 X X0 p5 j 1921年6月,孙中山下令出兵广西讨伐陆荣廷,陆荣廷兵败逃往越南,老桂系宣告垮台。为了把两广建设成为北伐的革命基地,孙中山委任马君武为中华民国广西省省长,陈炯明为广西善后督办。7月底,韦拔群随马君武、程潜、居正、胡汉民、汪精卫、罗翼群、何良材、莫鲁、梁烈亚等人一道,由广州乘船前来南宁。8月上旬,马君武在南宁宣布就任广西省省长。" p v8 ` d/ N& K) f
$ M S" u) O, V1 C% s. T m' n
在南宁,韦拔群看到“热气沸腾”的广西政局,但广西省省长马君武权不出城廓。旧桂系陆荣廷的残部号称师长、旅长和某路司令、总指挥等盘踞各地;手握军权的粤军总司令陈炯明驻扎南宁,居心叵测,不仅纵兵蹂躏广西,而且妄图独霸两广,取代孙中山。面对如此局势,韦拔群谢绝了马君武的挽留和担任南丹、东兰县知事的任命,他决心回到家乡,按照改造广西同志会的宗旨,改造东兰。1 a5 a! p- `* t$ F4 d
! A( l3 \$ P8 E3 ~
1921年9月16日,韦拔群回到东里屯。面对被土匪蹂躏的家乡,韦拔群痛心疾首,决心对东兰进行改造,继而改造广西。
& k# {4 _: ?/ E2 N; y* c 0 D: k" g$ i% L- y* t9 Z1 D4 z
韦拔群联络进步青年陈伯民、牙苏民、黄大权、黄榜巍、覃孔贤、韦介城等人,向他们阐述“要解除国民痛苦,必须实行社会革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并在武篆东里屯秘密地组织了革命同盟——改造东兰同志会和国民自卫军,确立了“反对军阀、反对贪官污吏、反对土豪劣绅,改造东兰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宗旨,韦拔群被推举为会长,开始了其改造东兰和领导农民运动的革命生涯。
]- h6 \3 k, [& `+ a 1 u: \7 x; n9 e6 u* _
10月9日,韦拔群在武篆银海州山坡上召集东兰、凤山两县同志会员100多人成立革命同盟,齐声盟誓“同心革命”,发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有饭同食,有衣同穿”的“四同”誓言,立下“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不交租、不还债、不纳税”等宣言。由于这次盟会是在重阳节进行的,因此又称为“九九同盟会”。改造东兰同志会会员遍及东兰、凤山十几个区。
7 U# C& _) L, c |2 L3 m0 X ( m0 ?, ]) _- i: I5 `* K
韦拔群组织同志会的会员扛着一面红布做成的蜈蚣旗,上面写着“实行社会革命”几个大字,在武篆、江州等圩场演讲。
4 I- ~* r/ D) B3 ^ : _, e/ s/ o8 ]( j! o* n$ `
韦拔群拿起一根筷子,问群众:“谁能折断这根筷子?”群众听后哈哈大笑起来,说:“小娃子都能折断,这有什么难。”7 {/ ~4 E5 Q3 k" X* G% i F
% z0 k1 \& W' w/ Z: L$ e. v) l3 _' {
韦拔群把人群中的一个大汉叫上来,递给他一把筷子,说:“你能折断这个吗?”大汉接过筷子,使出吃奶的力气,却怎么都折不断。; e, a$ n3 g# C2 U
/ }7 [- \7 f" }- E) |+ f: M! d- G% O “乡亲们,看见了吧,一根筷子可以轻而易举地折断,但一把筷子就很难折断了。这就像把一个人团结成一群人,只要一群人抱成一个整体,就有了‘折不断’的力量,就能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韦拔群因势利导地说。/ M d4 V: Z1 j, [
- {4 a: F4 E9 _: ?6 c% Q
这个比喻生动的宣传,打动了群众的心,让他们明白了团结才是力量的道理。, c0 C/ z, \' B- @1 l- ^
5 G5 }$ g3 R+ Y" L 韦拔群的宣传工作把群众的革命热情调动起来。后来由国民党东兰县政府编印的《东兰县政纪要》也不得不承认:“本县自民国十年(1921年)间……韦拔群倡行共产,一般青年群众,受其邪说煽惑,趋之若鹜。”一句“趋之若鹜”,正好说明了韦拔群非凡的革命宣传、鼓动能力。/ O8 a0 d, j/ [: X
' x$ S2 a* b$ B" b- ~7 L: g8 X 改造东兰同志会成立不久,韦拔群和陈伯民等骨干决定,把斗争指向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从经济上减轻民众苦难,在政治上进一步唤起民众。 M! Y* Z) t/ A, m& i
/ E/ t: v3 Y9 _6 g( p, b/ P 刘日福是陆荣廷部下的一名旅长,陆荣廷倒台后,刘日福率部逃到右江地区,向当地群众强征“刘旅开拔费”。韦拔群决定先拿刘日福“开刀”。在韦拔群和陈伯民的工作和坚持下,刘日福被迫写了取消在东兰征收“刘旅开拔费”1万元的手令。( M A; |9 ~/ S% U* @( s
% l" R9 y4 X- F* f! B 取得免征“刘旅开拔费”斗争胜利后,韦拔群决定展开清算武篆大土豪杜瑶甫的斗争。7 X+ m6 j" H; `& C+ q8 I
" x- X5 y3 H: C4 h# y
杜瑶甫,和哥哥杜珠选是武篆最大的恶霸。当年,武篆地方绅士和群众集资800多块大洋,修建东兰县第二所高等小学——武篆育才高等小学(现更名武篆小学)。杜家兄弟以校董名义插手建校工程,私吞了300块大洋。韦拔群以此为突破口,找杜家兄弟清算退赃,让其威风第一次倒了下来。* k1 Y; B4 k- J$ x2 Y
, @ h3 k$ t1 t1 c
1922年3月30日,韦拔群和陈伯民、牙苏民、黄树林、黄大权等11人秘密聚集在武篆和江平交界处的拉甲山半山腰上的北帝岩里,举行革命同盟会,因为这天是三月初三,所以这个同盟会又叫“三三同盟会”。, ^+ ~1 ?1 ]9 \$ G1 z
0 T1 }" l o) K! k$ [6 k1 Y* ^ “三三同盟会”后,韦拔群和东兰公民会的其他骨干继续领导群众开展了清算陈继虞、黄若金等武篆土豪贪污公款、鱼肉百姓、私霸公枪等罪行,同时,收缴地主的枪支,武装农民队伍。
8 k" O/ K6 a) s
/ @; p; x' F' q" z/ O 1922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九),韦拔群召集东兰公民会骨干陈伯民、黄大权、黄孟儒、韦钟瑶、黄榜呈、黄孟衡(黄树林)、黄书祥,凤山县的廖源芳、陈天泾、王子雄、周国军、周家洛、黄明龙,都安县的韦仕林、韦仕祥,百色县三都区的黄太尤、黄普尤等四县革命青年志士180多人,再次在武篆区银海洲举行革命盟誓大会。因选择于农历重阳登高之日举行,故称第二次“九九同盟会”或“九九会”。
6 E2 l0 |6 K+ L6 w 7 ?9 x5 o7 o, h/ T* u. t3 F z; _
第二次“九九同盟会”后,韦拔群带领东兰农民展开了一场范围广的“不交租,不还债,不纳税”和“抗粮抗税”的斗争活动。土豪杜瑶甫对此无可奈何地哀叹道:“韦拔群在弄京一带,带领壮民、瑶民抗粮抗税真厉害,搞得我们收租收税越来越难。”+ @# R# u. p( v: o9 e7 t& ?3 t
( Z, ?7 |; K& S' K5 p; D* W 1922年冬天,正在南宁活动、打算为国民自卫军购买枪支的韦拔群被自称自治军第八路司令的黄琪拘捕入狱。这是韦拔群第二次入狱。友人四面营救,交了赎金600块大洋,1923年4月,韦拔群才获释出狱。% j: h$ h- Z+ t# N8 _1 @
* r% C) L0 I) m, K8 x7 n) G. Q y
5月中旬,韦拔群应黄松坚、黄衡廷之邀,带了两名青年到西山弄京峒,召集各峒的壮瑶群众在福厚乡圩场召开了1000余人的农民大会,宣传革命道理,号召大家加入革命团体东兰公民会和西山国民自卫军。接着又到西山弄京峒,召开有500多瑶胞参加的群众大会。会上,有许多群众宣誓加入东兰公民会。会后,西山壮民们拿出了6支机造步枪、20多支机造短枪,瑶胞们拿出了100多支粉枪和大量的大刀、长矛,在韦拔群的指导下,组织成立了西山国民自卫军。韦拔群深入西山,宣传组织壮、瑶民众举行东兰公民会的革命同盟,组织“合团”(革命同盟),成立壮瑶农民自卫团,这在全国农民革命运动中是个创举。# O1 j5 D8 f1 R* O, q
|
|